行业“逆风”越来越大
大众是德国最大的雇主,其就业保障协议自1994年签订以来已经持续30年未被打破,因此一直被当作劳资双方合理谈判的成功样板。根据大众工会与管理层此前达成的协议,公司必须在2029年之前保证不在本土进行任何裁员。目前,大众在全球范围内雇员数量约为68万人,其中近30万在德国本土。
对于关闭工厂一事,根据大众集团工会给出的消息,管理层认为德国本土至少有一家整车装配厂和一家零部件工厂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除了沃尔夫斯堡的母厂外,大众还在汉诺威、德累斯顿和开姆尼茨等德国9个城市设有工厂。大众品牌上次关闭生产基地是在1988年,当时宣布关停了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座工厂,而在德国本土,大众从未关闭过任何一座工厂。
行如此“壮士断腕”之举,是否证明大众集团已经深陷危机?单从财报数字看,大众集团似乎没有问题。据德国《焦点》周刊报道,大众集团的业绩表现相当亮眼:2023年,集团销售额约为3220亿欧元(1欧元约合7.7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预计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增长;税后利润达到160亿欧元,同样是集团的最高纪录。
然而,无论媒体还是集团管理层,都一致分析说,大众遇到的是深层次的问题。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坦言:该行业的“逆风”越来越大。前段时间,集团管理层制订了多项节约计划,旨在到2026年削减成本100亿欧元。今年8月公布的半年业绩却显示,大众无法实现该目标。
法新社引用一份集团内部备忘录报道称,不断上升的成本正在削减大众汽车集团的利润,使其面临“特别重大的挑战”。备忘录称,尽管此前已经宣布了节省成本的措施,但“当前汽车市场和德国经济的发展要求采取进一步行动”。
“蛋糕小了,食客却多了”
所谓行业“逆风”,指的是中美车企凭借电动汽车在欧洲赢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尤其以特斯拉和比亚迪为代表。
尽管大众汽车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但它在电动汽车制造商排行榜上仅位列第三。此外,大众的竞争对手也正以强劲的增长数字逼近。虽然大众现在仍能通过内燃机车实现高额盈利,但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越多,大众就会越落后。
长期关注汽车行业的德国记者费利克斯·李认为,大众的困境与其在中国市场业绩不佳直接相关。他说:“中国是大众最大的单一市场,每两辆大众车就有一辆是在中国销售。而大众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迅速缩水。2022年前,大众还是领头羊,现在已经被比亚迪远远超过。”
费利克斯·李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仍将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他打比方说,如果不在顶级联赛踢球,就无法成为全球玩家,即:如果不能在中国成功,在全球市场也无法跻身前列。大众要想在与中国同行的竞争中不败下阵来,就必须大力投资研发电动车。他说,大众此次在德国紧缩开支,也是为了能在中国加大投资。
他还补充道,像大众这样的德国车企,当然有雄厚的技术和人才基础,但中国的研发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电池和软件开发两个关键领域已经遥遥领先。
奥博穆用“蛋糕小了,食客却多了”来概括当前的汽车行业。同费利克斯·李一样,他也非常重视大众在中国的发展。9月27日,奥博穆在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乐观表态:“我们战略清晰,目标明确——到2030年,要成为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的国际汽车车企。”为达成该目标,他表示大众未来几年的战略核心是始终坚持并贯彻“在中国,为中国”方针,努力更深度地融入中国本土的汽车产业生态系统。
“迟到已久的警钟”
大众的动向不仅是自身状况的反映,也是德国乃至全欧洲汽车行业的缩影。不少德国媒体哀叹,本土汽车行业“好日子结束了”。
提起德国汽车工业,人们通常会想到大众、宝马和奔驰等大型汽车制造商,但它们的背后却是一个由大大小小的供应商组成的庞大产业。据德国媒体报道,这些企业比大型制造商更能感受到欧洲汽车市场面临的普遍危机。大陆集团、舍弗勒、采埃孚和博世汽车等供应商领头羊已计划在未来几年裁员2.5万人。
9月23日,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与各大车企负责人以及工会代表举行“汽车峰会”后表示,执政联盟将就为电动车提供新的财政扶持进行磋商。但他预警:市场需要的是长期的可规划性,昙花一现的短期措施于事无补。
宝马公司表示,德国汽车工业需要的不是扭曲市场的短期政策,而是可持续的框架条件改善,以使顾客更容易作出购买电动汽车的决定,比如兴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以及降低车辆充电价格。
众多车企抱怨的另一个问题是欧盟的气候保护规定,包括对品牌车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限制,以及到2035年禁止销售燃油新车的目标。对此,哈贝克表示政府可以在欧盟层面提供支持,例如原本计划2026年对碳排放限额进行的重审,德国将建议提前于2025年进行。
路透社认为,大众首次考虑在德国国内关闭工厂,是对德国总理朔尔茨的最新打击。今年以来,德国经济前景再度恶化,市场情绪低迷。朔尔茨领导的执政联盟9月1日在两场地方选举中再次遇挫。
荷兰国际集团宏观研究主管卡斯滕·布热斯基表示,大众汽车的最新决定凸显多年来德国经济停滞和缺乏结构性改革的后果。布热斯基说:“如果这样一家产业巨头不得不关闭工厂,这可能是迟到已久的警钟,要求德国大幅调整经济政策。”
标签: